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世界设定

    在BETA大战中的装甲部队

    冷战时代,东西两正应争相开发主力坦克的开发,以防出现战争。由此主力坦克的价值由于BETA大战的爆发,被可以做出立体机动的战术机所动摇。但是,坦克的长口径炮的威力却高于战术

    机突击炮的威力,在限定的条件下,集中投入对空车辆和步兵装甲车等与坦克组成战斗群(Battle Group)也可以对抗BETA,即便在1983年阶段各国陆军仍然与战术机一起并行配备主力坦克。

    东德军的坦克部队主装备T-62,T-72,T-64等苏式主力坦克,基本的编制和战术也基本承袭苏联方面。

    T-62

    与战术机联动的坦克。作为冷战初期苏联开发的T-55的发展型坦克,该车装备115MM滑膛炮

    T-72

    东德军的主力坦克之一,T-62的发展型。主炮为比T-62更强力的125MM滑膛炮,并装备了回转式自动装填装置,提高了射击速度。

    ZSU-23-4 石勒喀河

    东德军的自行高射机炮,装备4门23MM机关炮,每分钟可以发射4000发炮弹。在对BETA战中与小型种交战时可以发挥威力。

    东德军坦克部队的应用

    对于在构成奥得河·尼斯河流域绝对防线的要塞阵地群中布阵的东德军而言,坦克可以发挥等同于战术机的价值。其原因在于,坦克部队主要担任要塞阵地之防卫,战术机也因为要塞阵地也

    能长时间扛住BETA的攻势,才能集中进行光线级猎杀。

    要塞阵地的防卫中,坦克部队的主要战术是,与其他兵种(步兵装甲车,对空装甲车自行火炮等)组成战斗群,迎击突破步兵鸟网状的阵地BETA。形成战斗群,坦克部队将小型种交给其他车

    辆,则可以担任对付大型种的炮击战。

    要塞阵地概念图

    (上下层次结构,BETA为从上到下的瀑布式攻击,人类一方则使用过滤器一样的阵势)

    BETA(从上到下)

    炮兵破碎区域10-20公里

    前哨阵地带3公里

    主防御阵地5-10公里(由靠上的步兵阵地、中间的反坦克炮部队和考下的坦克部队组成组成)

    炮兵部队

    战术机甲部队(机动预备)
推荐小说:

上一章目录下一章

铅笔小说